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百家争鸣 > 文章 当前位置: 百家争鸣 > 文章

中国语言文字大事记——1950年

时间:2023-04-20    点击: 次    来源:网络   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
3月
【29日】新闻总署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,决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增设蒙古语、藏语、朝鲜语广播。

5月
【本月】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设立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。

6月
【25日】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北京成立。该所的主要任务是:对汉语及其有关的语言问题进行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,为加强现代汉语规范化服务。
【本月】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开始进行常用字的研究和汉字简化工作。

7月
【10日】吴玉章主持召开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干部会议。他指出,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,文字改革应首先办“简体字”,不能脱离实际、割断历史。
【31日】教育部召开文字改革问题座谈会。在京的语文研究者30多人出席会议。会议代表认为应考虑设立研究文字改革的机构,推进文字改革工作,提出了组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的建议。本次会议是为落实毛泽东主席的指示,对常用字、简体字和一般文字改革问题开展研究。

【本月】教育部印发“仅备研究参考”的《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》。初稿列举了小学国语课程的“阅读教材的编选注意点”,其中第五点要求:生字注音除以 熟字互注外,尽可能采用拉丁化新文字;在教师未习用新文字而仍用注音符号的小学,可暂用注音符号。

8月
【1日】铁道部规定,从本日起,除东北管内实行拉丁化新文字电报外,东北对南方、北方和南北各局,一律使用新文字略号和四码电文。
【9日】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简体字研究组举行关于简化汉字的第一次座谈会。会议草拟了简体字选定原则草案。根据选定原则,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于9月15日编成《常 用汉字登记表》,收字1017个。
【14日】教育部常用字研究组举行第一次常用字座谈会。黎锦熙、陆志韦、罗 常培、林汉达、魏建功、曹伯韩、王泗原、麦若鹏、彭道真等出席会议。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按照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所编的1588个常用字进行增删。

9月
【20日】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。卢正义、王芝九、王食三、方与严、田乃钊、林汉达、杜松寿、洪深、郑之东、李步青、哈丰阿、高元白、高培支、倪海曙、吴研因、曹伯韩、楼适夷、赵平生、薛殿会、傅士彝等人联合提出《建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机构和确定汉字注音方案》的提案,建议整理和简化汉字,选定和公布常用字和简体字,确定北方话拉丁化方案和注音字母为学习汉字的拼音工具。会议提出“推行识字教育,逐步减少文盲”的口号。
【25日】教育部召集出席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的部分代表举行文字改革座谈会。出席座谈会的有韦悫、张宗麟、吴研因、郑之东、田乃钊、洪深、高元白、杜松寿、卢正义、方与严、倪海曙、傅士彝、哈丰阿、热夏提、余之介、林汉达、高培支、李步青、曹伯韩、应乃白、赵平生、薛殿会、赵曾省、王芝九、楼适夷等。座谈会就汉字改革的方向和领导机构、简体字问题、常用字问题、汉字注音和拼音方案问题、汉字教学方法和书写方法问题、少数民族文字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。

10月
【14日】教育部编成第一批简体字表初稿,收字550个。

11月
【15日】教育部常用字研究组开始对《常用汉字登记表》中所收的1017字和1556字两种常用字的常用性进行检验。
【23日】教育部常用字研究组拟出《常用字研究工作报告》。报告分为三部分:选定常用字的原则,推行常用字的方法,常用字的增删和登记表的编制。
【24日】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》。其中第六条规定:“中央民族学院及其分院均应设立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研究室,中央民族学院并应负责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。”
【29日】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筹备会举行第二次会议。会议原则上通过了 《常用字研究工作报告》和《常用字表》,讨论了《简体字研究工作报告》和第一批简体字。

12月
【5日】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印了《群众识字问题调查表》(分甲、乙两种),以教育部名义发往各地教育厅(局),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。
【14日】教育部常用字研究组举行第二次常用字座谈会。马叙伦、魏建功、杜子劲、丁声树、吴研因、麦若鹏等出席会议。会议研讨了如何进一步增删常用字表,提出除了借常用性检验来发现可能遗漏的字以外,还有必要加以主观的选择,删去一些习惯上相互通用的、可以酌量省略的字。

上一篇:中国语言文字大事记——1949年

下一篇:中国语言文字大事记——1951年